这个五四,拥抱“小镇梦想家” 快讯
来源:联想集团     时间:2023-05-04 10:41:31

和大家一样,这个五一假期,我们也出发了,飞往5个不一样的地方。


(资料图片仅供参考)

01

去五个“有风”的地方

第一站是内蒙古自治区乌海市公乌素镇。

这是一个因矿而兴的小镇,也是一个被沙漠环绕的小镇,当刮起风,即使面对面也未必能看到对方。2013年,这个小镇多了些许游人的脚步和欢笑:出现了一片118平方公里的湖,水波荡漾,湖边长出了丛丛芦苇。

第二站是四川省甘孜藏族自治州得荣县。

每到春天,延绵十余公里的野生桃花林,辉映着雪山、藏房,这里就变成一片桃花源:3000多米的海拔高差、金沙江造就的深切峡谷,九曲回肠的道路,总有一种世外桃源的感觉。

第三站是福建省石狮市祥芝镇。

600多艘渔船挤满了码头,露出一片狭窄的海域。这里是福建最大的渔港,也曾是海上丝路的重要节点,祥芝船队一度远行东南亚,进行跨国贸易。

第四站是云南省红河哈尼族彝族自治州红河县。

这里是山的世界,放眼望去,尽是绵延不尽的山峰。但这里也梯田次级而下,缠山绕梁,尽是生机。

最后一站是距离香格里拉约100公里的三坝乡的“白水台”。

半山层层叠叠,形似一片白色梯田。对于当地人,这里是个神圣的地方。每到农历二月初八、纳西族一年一度的“朝白水”活动,附近的纳西、彝、白、傈僳、藏族都汇集到白水台,唱歌、跳舞、野餐、祭祀,向神灵祈求丰收。

02

见五个有趣的青年

我们为什么要到这5个地方?

去年五四,我们和联想公益基金会、中国青年报、中国青少年发展基金会联合发起了“把青春华章写在祖国大地上 寻访100位青年张桂梅”的教育公益计划——青梅计划。历时6个月,我们从万万千千的乡村教师中寻找出100位青年乡村教师。一周年到来之际,我们决定到线下去看看5位青年乡村教师,听“青梅”讲TA们在乡村的点滴故事。

我们在乌海市见到的是王晓霞。毕业后,她放弃了大城市的生活,选择回家跟父亲一样当名乡村教师。

·

左滑看乡村的更多可能

2009年夏即将毕业,摆在王晓霞眼前有两条路,一是和男朋友一起去天津打拼,一是回乌海。父亲给她打了一通电话说:“你快回来吧,我们这不好招老师。好多老师都像你爸一样50多岁,干不动了。这里把你培养得那么好,你也回来培养培养我们的孩子。”

在甘孜藏族自治州时,我们听了落绒吉村老师讲他那过去的故事,也看到了音乐在乡村的另一种可能。

·

左滑看乡村的更多可能

落绒吉村从小就爱音乐,到徐龙乡中心校读小学时,碰上了会拉二胡的吉村老师,闲暇的时候就跑过去央求吉村老师教他。多年以后,痴迷学琴的落绒吉村回到母校当音乐老师,成为小有名气的“得荣亚东”。他不仅教孩子们拉琴唱歌,还给孩子们讲外面的世界,鼓励孩子们到外面看不一样的世界。

离开了山,我们在海边见到了蔡珍雅老师,才知道,原来“海的女儿”也曾到深山戈壁里教书。

·

左滑看乡村的更多可能

2017年,蔡珍雅偶尔看到宁夏支教团队招人,从未离开海边城市的她,毅然决定报名,因为世界那么大,总要去看看。从海边到戈壁,在新环境里她有很多不适应的地方:每天早上流鼻血、皮肤龟裂等。可每次想起支教的日子,她总是面带笑容地说:“值得”!

我们在红河县见到了计加玲老师,英姿飒爽的她身穿外婆送的民族服饰、戴着头盔骑着摩托。其实,除开骑摩托,她还会开拖拉机和大货车。

·

左滑看乡村的更多可能

从云南师范大学毕业后,计加玲从云南曲靖到了红河县,那是山的世界,96%的面积都是山地,哀牢山脉在这里绵延,海拔高差可高达2000多米。她说:“以前读书是想着走出大山,没想到现在走进了更深的大山。”刚开始,她并不习惯,常常背地里哭了好几回,现在,计加玲已经在红河县定居了,也常常骑着自己摩托车穿梭在山间里,那是一片尽是野花的山坡。

最后一站是在香格里拉,我们见到小时候梦想如愿实现的王燕老师。原来,走过的每一步路,都算数!

·

左滑看乡村的更多可能

小学时,王燕要到一个很远的村庄住校上学,每次要走两个多小时路,还得背上一个星期的柴、油、米、盐,到了学校,一日三餐都得自己做。一边学习一边照顾自己,王燕并不感受到苦,反而乐在其中。因为,打雷时村小的年轻女老师会陪在一起;平常老师还会给她们煎粑粑、买衣服。也就从小学起,王燕总会说:“以后要当老师。”现在她也像当初的老师一样,为乡村学生创造更多机会,影响更多的孩子。

03

遇见更多小镇梦想家

我们到了5个不同的地方,见了5个“青梅”,听到了5个不同的故事,却在TA们的身上看到了100人身上的共同点——TA们都是真正“把青春华章写在祖国大地上”的青年。

确实,和我们想象的不同,这100位青梅身上不仅仅有“扎根向上”的力量、在乡村大地上泼洒着热血青春,还有属于当代80、90后青年的“自然”和“自我”,进是一种可能、退也是一种方式。这群青年选择到乡村去,成为了当代的“小镇梦想家”,让乡村学生多了更多想象。

例如,4月22日中国航天日,凉山彝族自治州木里藏族自治县依吉乡小学的“青梅”杜基扎西老师、联想志愿者联合B站95后UP主凹凸赛克,不仅让孩子们了解更多航天知识,还把孩子们的想象力变成了一辆可以遥控的“未来火星车”。凹凸赛克将这个过程全部记录了下来,超300万人次看到了这个故事,满屏的弹幕在赞叹。

阅读原文可观看全过程

这也给了我们继续出发的更多动力。虽然素未谋面,但我们依然收到了很多来前方的“惊喜”。我们也相信,100所“青梅”学校的100块大屏,还有100多名“联想未来伙伴”,在乡村小镇,会创造出超过100种的可能。

生活不止在大城市,还有乡村大地狂想曲。过去,青年离开乡村,是为了寻找更多可能,现在,青年回到乡村,同样创造出了一种新鲜的可能。而这种新鲜的可能,正发生在我们身边。

愿看到文章的你我

出走半生仍是青年

㊗️ 节日快乐

标签:

广告

X 关闭

广告

X 关闭