这个春节,我失恋了
来源:安慰记心理     时间:2023-02-03 01:12:07

01 这个春节你失恋了吗?

糖丸儿们,你们回家过年了吗?

今年我们家终于恢复了大年初一的全家聚会,在聚会上,一向开朗热情的表弟,这次却反常地垂头丧气,一脸闷闷不乐的样子。一问才知道,他本来要带女朋友回家,却在回来前不久分手了。晚上和闺蜜闲聊,发现闺蜜家竟然也发生了类似的事情——一位表姐竟然也在过年前离婚了。 我很惊讶,阖家团圆的日子,却有这么多人分手,这是有什么魔咒吗?


(资料图)

面对我的惊讶,店长却显得十分淡定,并向我科普了一个知识: 原来,“节日分手”是有规律的,春节、情人节、圣诞节这样的重大节日往往会成为分手的高峰期。

图源:PEXELS

这个春节你失恋了么

这些重大节点会促使人们停下来审视自己的生活与亲密关系,更容易产生“断舍离”的想法与决定;失恋的痛苦也会被节日气氛放大,仿佛自己是唯一的那个孤单又倒霉的存在。

所以,如果你也在这个春节失恋了,希望这篇文章可以给你提供一些支持与力量。 不必故作坚强,你的痛苦并不是不合时宜的;也不要觉得孤单,因为你不是一个人。

02 照着你:为什么失恋的伤痛这么难以释怀?

面对失恋,让我们先给自己打个气——失恋的痛苦并不是无止尽的。 一项在弗吉尼亚大学进行的体验式取样研究发现,在结束一段较为长期的恋情后,大部分人会在两周后逐渐好转,一个月左右重新振作起来。大部分的痛苦会随着时间消散,我们的复原力比想象中的更强大。

虽然最后一切都会好起来,但也不要小看了这个过程,因为失恋的伤痛,真的可以很痛,毫不夸张地说,是从外到内,由表及里的痛。

1 不管我们愿不愿意承认,失恋都会掀起一阵复杂而狂乱的情绪。

当失恋降临在自己身上时,就像打翻了五味瓶,伤心难过,忧虑不安,遗憾,懊悔,愤怒,各种情绪纷纷席卷而来,在我们的内心翻江倒海。

这种滋味真的非常不好受,但这一波情绪的浪潮也是无可避免的。 它非常简单粗暴地提醒着我们,感情的大厦已经崩塌,曾经熟悉的生活已经不再。许多话没有了对象可说,一起做的计划再也无法实现,与两个人有关的一切都不得不被打断。这场剧变如此真切地发生了,所以感到震惊和混乱几乎是必然的。

如果你正处在这个阶段,那最好做好“躺平”的心理准备,躲是躲不过的,但也无需为自己的混乱感到恐慌,过不了多久,这场情绪风暴就会自然消退。 当然,直面痛苦的情绪不容易,我们也会习惯性地想要逃避痛苦,这都是正常的。 如果自己无法一个人面对,也不要忘了呼唤外界的支持与帮助,最要紧的是让自己在这场风暴中存活下来。

2 让人无法放下的,是未完成的遗憾与“还有可能”的错觉。

最初的情绪风暴退去后,痛苦却远没有结束。甚至即使我们想忘记、想放下,关于那个人的回忆片段依然会不断侵袭,难以释怀。

这份难以释怀究竟意味着什么? 当我苦思冥想这个问题时,耳边突然响起了表弟说过的话:“现在最发愁的是前不久才买了婚房,这婚是结不成了,现在又那么多楼盘暴雷,我这个可千万别烂尾啊……”

简直一语惊醒梦中人,这失恋,不就是感情的大楼烂尾了嘛。一段烂尾的感情,已经不能再承载任何温馨与美好,只遗留下了一个烂摊子,暴露出许多未完成的遗憾与不甘。

这种遗憾与不甘,一部分来自于没能好好结束。 事实上,许多恋情的结束都是潦草的,无法拥有一个正式的告别。常常是一方仓皇离开,单方面宣布结束,留下另一方在错愕与疑惑中苦苦挣扎。这样的结束是一种撕裂,对不管是离开还是被分手的一方,都形成了一个粗糙的伤口,不断产生刺痛。

而遗憾与不甘的另一部分,也是更深层次的原因,是因为失恋后, 我们反而更容易看到这段关系中的那些未被解决的问题,并产生“还有可能”的错觉。

亲密关系的破裂,往往意味着这段关系中存在着无法调和的冲突。这些冲突可能小到冲马桶是否要盖盖子,大到过年回谁家,房产证写谁的名字。但其实冲突的内容并不重要,重要的是,它无法在这段关系中,通过两人的努力达成共识。

无法调和的冲突背后,隐含的是两人相处模式的问题。 而两人的相处模式又与双方各自长期以来形成的性格与为人处事习惯有关,是难以轻易改变的。

当冲突变得越来越尖锐,达到了一方承受的极限,ta就不得不逃离这段关系(这也是许多恋情戛然而止的原因)。但这种逃避又为彼此拉开了一段安全距离,反而能够更“理客中”地看待这些冲突,可能会产生“还有解决的余地”的想法。仿佛只要再试一次,就可以填补上这份遗憾。

但是,我们往往意识不到,这个可能性其实是不存在的,因为导致这段关系结束的,恰恰就是“不能在这段关系里,和这个人一起解决这些问题”啊。 所以,想要治愈遗憾,就不得不先放下对破镜重圆的追求,承认遗憾的存在,才能看到真正的可能性。

3 沉溺于已经结束的恋情,是在回避更深层次的失去与幻灭。

到这里,一个新的问题浮出了水面:如果一段失去的恋情是烂尾的楼盘,那么究竟谁是业主,谁是开发商?也就是说, 是谁破坏了这段美好的感情,谁又应该对此负责呢?

如果你正沉浸在失恋痛苦中,这个答案似乎是显而易见的:“我当然是业主了!我把这么重要的感情托付给了对方,付出了真心,但是ta却没有兑现承诺,甚至还抛弃了我……”

但先别急着下结论,因为恰恰是这种想法,反映出了失恋让人难以释怀的另一个原因。

如果“失恋=烂尾楼”的比喻让你产生了共鸣,这就意味着, 我们在恋情上寄托了对“家”的幻想与愿望。 这种寄托来自我们依恋他人的本能,爱一个人,我们就会将最深层次的亲密与安全感和ta挂钩,希望对方是那个对的人,这段关系能够成为自己的安全基地。而失恋带来的,也许也是最让人难以承受的打击,就是这个安全基地的失去,以及愿望的破灭。那个深爱的、现在却离开自己的人,就成了愿望破灭的罪魁祸首。

但其实,如果我们凑近了去看,才会发现,这份失去与幻灭并没有那么可怕。我们之所以如此痛苦无法自拔,执着于已经失去的爱情,是因为 当我们沉浸于爱情时,往往会为了成全这份亲密,出让一部分的自尊与自我,甚至忘记了自己才是自己内心世界的主人。

事实上,亲密关系不是将自己的心灵家园承包给对方去开发,而是两人在共同建设一片新的二人世界。失恋摧毁的,也只是这份共建的合约,而不是安全基地本身,更不是自己的全部身家性命。

03 罩着你:分手后,成为更好的自己

其实,亲密关系除了是一项共建家园的工程,也是一段远航的旅程。两个人共同驾驶着一艘小船,在彼此内心世界的海洋上航行。这片海域有时开阔美丽,有时也充满了凶险,有汹涌的波涛,也有密布的暗礁。

当亲密关系的小船被风浪掀翻,或是触礁沉没,在伤痛之余,也蕴藏着宝贵的机会,去更加了解自己。正如《亲密关系》中所言,沉溺只会延续苦恼,而反省—— 寻找经历中的意义并从中学习,是与正面适应和恢复联系在一起的。

首先,给自己多一点时间,允许自己感到受伤与痛苦,度过最初的情绪风暴。 当最初的情绪风暴散去,这段关系中遗留的问题,就会像暗礁一样浮出水面。而如何面对它们,会影响我们更长远的未来——是在同一片海域反复触礁沉船,还是开启新的旅程。

如果你感到遗憾与不甘,可以试着找一个本子,亲自动笔,写下你们的故事。 费希尔与艾伯蒂博士在《分手后,成为更好的自己》一书中,总结出了一套失恋后自我重建的方法指南。其中,记录与叙述起到了非常重要的作用。尝试把这段关系写下来,人物、情感、事件、原因、细节,越详细越有条理越好。即使是已经结束的亲密关系,你依然可以用自己的方式去记述你们的故事,创造属于自己的“完整”。在记述的过程当中,你也在逐渐转变视角,将创造爱、体验爱的主动权重新赋予自己。

如果条件允许,可以尝试在专业人士的帮助下进行自我探索与反思。 其实,通过前面几步,我们就已经可以缓解失恋带来的大部分困扰,让自己不再耿耿于怀。但如果你想要更加清晰地了解自己这片海域的风浪与暗礁从何而来,认识自己的关系模式与雷区,就可能需要更长的时间与更多的投入。如果你感到没有头绪,可以借助心理咨询或者相应的成长训练营,获得一些方向与力量。

04 尾声:分别和爱不一定是相悖的

说到失恋,很难让人不想起最近大热的《再见爱人》。

说来也有趣,在这个不讨喜的“离婚综艺”中,我却收获了今年最美的一句爱情箴言。

“在漫长的一生里,分别和爱不一定是相悖的。”

一生很漫长,即使现在失去了爱,我们依然有一生的时间,去爱别人,爱自己,爱这个世界。

05 参考书籍

【安慰记心理 ,一个有超多实用方法和工具的心理便利店,欢迎来坐坐。】

同名 公号:安慰记心理

兔子洞 体验免费心理树洞

平行世界 参与心理能力训练

工具包 得免费心理自助工具包

标签: 亲密关系 不一定是 内心世界

广告

X 关闭

广告

X 关闭